healtht.jpg (6320 bytes)


快速減重,胖族人的夢想?

了解胃隔間手術嗎!

 

在開發國家肥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,不可否認體重過重增加了罹病的機會,例如糖尿病、心臟病等,對個人健康與社會都不利。然而在資本主義,歐美審美觀點下,肥胖倒似乎更成了罪惡,鎮日螢光幕、報章說得就是減肥、減重,更創造不少名詞,所謂的塑身、身體雕刻,真是無奇不有。一個原本僅是健康的問題,在廣告污染的下,卻成了現代的商業行為,更糟糕是絕多數的人不知不學在心中被刻立下許多新的審美標準,然而這一定是正確的嗎?是否在資本主義、利益掛帥的引導下被洗腦了?

這大環境的影響下,臨床上不乏見到一些因太過在意身體形象,引起的問題,譬如厭食症、暴飲暴食。門診常見早餐不吃、中餐不繼,晚餐幾口,形色枯槁營養不良的年輕人,也有深為體重過重焦慮不安,來回於醫院與減肥中心間,卻又無法忘卻美食的胖族人。   現代的人到底是如何了?對健康與身體的認知怎麼啦!

先了解什麼是肥胖吧!肥胖的定義依各家學派雖有些出入,只要還是指體內脂肪組織過多,在多數的情形下身體脂肪的比率與體重成正比,所以過重的人絕多數是胖族人。一般男性脂肪佔身體15-18%,女性20-25%,超過這個標準就叫肥胖。另外所謂的理想體重是如何得來的呢?從過去至今,計算方方不下千百,基本上計算的結果差異並不多,主要是依據身高年齡等,對死亡率最低的族群估算出的體重,用最簡單的話來說,就是愈接近理想體重壽命愈長。因此這也說明了肥胖的不好,想活的好活的久,體重愈接近理想值是最好。但超過多少才需注意呢?報章所提的病態肥胖又是什麼意思?有些人認為超出理想體重百分之二十就可稱之過重,超過標準體重的百分之四十稱之太重,超過百分之六十為病態肥胖。在台大的一篇文章中則定義超出50%為過重,超過100%才是病態肥胖。

而引起肥胖的原因基本上就是熱量攝取過多,會影響食慾的因素相當多,包括遺傳、神經、內分泌、環境,甚至心理健康等等。所以減重其實最重要的莫過於減少攝食的熱量,說是容易做來卻相當難,希望單純的用一種方法來減重常無法成功。但是由於肥胖引發的健康疾病,社會問題頗多,因此應嘗試去控制體重,報章媒體的提醒是對的,但把它變成了一種罪惡卻是錯的。

對於病態肥胖一般的減重原則效果通常不彰,這些胖族人通常會面臨更多健康、生活、社交的困擾,更需要霹靂手段的積極治療,其中就包括外科手術。以現代外科醫學能做的就是就是想法子讓消化道的吸收減少,這醫學領域先後流行胃腸 bypass 與胃間隔手術。在1960至1970年代流行的是空腸迴腸 bypass,亦即將上端的小腸直接接到小腸末端,如此消化的食物很快達到大腸,減少吸收機會。對於體重的控制通常可達百分之六十以上,可是由於吸收面積的減少,一些養分的吸收也成問題,導致營養失調,因此逐漸被揚棄。後來partite.jpg 發展出胃隔間手術,主要目的在減少胃容積,強制減少進食量以達減重目的。先前是採橫向結紮,形成像葫蘆狀的胃,上端部份一般較小,以達到減少食量。但是過些時日則會逐漸擴大,效果遞減,因此誘發展出延胃的縱軸,也就是長軸方向挎紮。近年來更由於儀器的發展,內視鏡手術的流行,減少了傷口,加上利用釘子固定,手術較方便。近日來更由於施術醫師的結果發表,報章媒體的推波助瀾,一時間好似找到治療肥胖的救星,一下在台灣風行起來。

然而是否所有肥胖的人都適合做胃隔間手術?這種手術是否果真解決肥胖的問題?它比較過去的手術方式效果更好?副作用會更少嗎?不同領域的醫療人員是否都有相同的看法呢?內科醫師!營養師!心理師!以個人較偏激的看法,所謂的胃間隔是相當不人道的減肥方式,仔細想想這項治療與將嘴巴直接縫起來僅留個小洞有何差別,一個是傷口在臉上不雅觀,說話不方便。一個是傷口在肚皮看不到而已。目的都是使人看得到,吃不下,要嗎!吃幾口,喝些湯,強制減少攝取量以達到快速減肥。舉例來說若僅能攝食到1000卡,以每公斤需要30卡,大致僅能提供一個30公斤出頭的人正常的生活,不瘦下來也難。若是做粗活的人如此鐵定活不下去,不過話說回,若是做粗活需大量體力的人大概也不會有肥胖問題。胃隔間手術絕非所有肥胖的人都適合接受的治療方式,效長期果也並不一定優於其它方式,只是它在術後具有立即、明顯的減重成效。只要無法克制飲食的慾望,有些人手術後還是會去攝食一些高熱量的食物,少量多餐,積少成多,還是無法減肥成功。而胃隔間手術本身的副作用相較以往的手術,的確較少些,然內視鏡手術技術層面較高,若是傳統手術都做不好的醫師,也不用寄望能有很好的內視鏡外科技巧。再者既然是手術,所有剖腹的風險都一樣的,一樣需要全身麻醉,有時傷口也會感染出血。其它手術後的副作用也是不少。一些併發症列於附表。此外達到了目標,或因其它因素再將間隔移除,倘不能對抗美食誘惑,控制口腹之慾,數月之後必然又回復豐滿身材。

看看在落後貧窮國度裡,個個是仙風道骨,記得十多年前至大陸北京開會,接待人員說他們每日得騎一個小時的腳踏車方能至上班處,住的樓層晚間九點以後,就得爬樓梯上下,如此怎會肥胖。十年後的今天,大陸經濟改善不少,螢光幕上所見,北京上海街道上胖子也多了起來了!雖然胖子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,減肥成功之道並非在嘴巴,而是在恆心毅力,少吃勤運動而已,道理如此簡單。胃間隔手術並非不能做,只是不是適合所有的胖子,在決定之前須先細思一下。

 

胃隔間療法的併發症

 

 

後記

由於許多人詢問有關胃隔間手術的問題,這篇文章初稿在五月上旬就完成大半,但由本身是內科醫師,並未真正執行這類手術,臨床上雖有見到幾位因副作用前來求診的病患,但有些個人觀點與其它人看法不盡相同,一直猶豫是否是否要置之於網頁上。但近日有接受手術失敗的案例挺身而出,讓大眾了解這樣的治療方式其實也是有風險的。若你有不同的看法更歡迎來討論。本科信箱 :mmh13@ms2.mmh.org.tw

作者:王蒼恩醫師 1999.6.15

馬偕紀念醫院消化系內科(胃腸肝膽內科)   消化系內科首頁系統維護人 :GImaster
Copyright © 1997-2012; MMH All Rights Reserved.